澳洲煤炭工人罢工或将造成大幅减产
到十四五末,预期综合供能服务业对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规模扩张的贡献率,将会明显提升。
生产和销售稳定恢复,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1月27日电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工业企业攻坚克难,生产和销售稳定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516.1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正增长。
2020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5个,其中15个行业利润增速达到两位数,利润增长的行业面为63.4%。分季度看,企业利润逐季回升,继5月份实现月度增速由负转正后,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朱虹分析,受益于环保标准切换、基建项目推进和宅经济带动,装备制造业盈利率先恢复,二季度利润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三、四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装备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7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整体带动作用明显。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利润率先恢复且增长稳健。
分行业看,利润增长面超过六成,制造业拉动作用明显。月度营业收入利润率自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北京金融公共数据专区,于去年10月份正式启用,由北京金控集团进行运营,汇聚270个委办局、256类、近300亿条数据。
北京市政务信息化从网上、云上到数上阶段,北京市启动大数据行动计划,抛弃了传统以政务服务和应用为核心的工作模式,改为以政府三定职责来推动的政务数据共享机制。第三,发展数据交易平台的产业,保证数据资源得到有序开发的利用。广东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实现金融监管的数字化、网络化。公共数据先行、数据专区兴起、数据银行服务、数据沙盒监管、数据分级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保护上链、数据多边治理,是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的八个重要趋势。
金融数据专区与20余家银行对接,发放贷款近万笔,涉及资金超过350亿,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充分体现数据的价值。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完善保护数据资产安全的立法工作。
北京政务数据专区,作为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数据开发利用平台,汇聚经过脱敏的政府数据,授权相关企业运营面向社会开放数据,促进数据为企业和百姓服务。加强商业信用评价数据管理,加强风险评级的智能监管,加强港澳之间的监管协调,是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三个重要经验。2021年,各地数据要素市场呈现八大趋势《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编委会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表示,2021年将是政府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面启动的一年,不但国家层面对于数据要素非常重视,很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法规,大力发展以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经济,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依托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契机,北京推进数据专区模式,建设不同领域的数据专区,授权企业做平台化运营,积极培育一批数据服务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数据在数字经济、社会治理应用,有效发挥数据要素社会价值。
广东模式:以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打造数据要素全价值链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尚省,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全面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整体思路。通过建立统一数据目录,聚合全市62个市级部门、1000多个业务处室的数据,基于区块链等技术,形成可靠稳定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体系。广东提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发挥三方机制,即政府的行政机制、市场的竞争机制和社会志愿机制的比较优势。如何用好数据,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和难点。
据《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编委会秘书长黄蓉介绍,《读本》中多位专家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分析,有的给出了建设性方案和建议。广东具备在全国率先构建省域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先决条件和相关优势,全省汇聚262亿条公共数据,数据资源总量和共享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是广东省重要的战略资产。
要建立两级交易市场,即构建以政府行政机制为主的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一级数据要素市场,和以市场竞争机制为主的鼓励社会数据交易二级数据要素市场。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的三个金融发展重点任务,地方承担7+4类金融机构监管的等责任,但面临庞大监管对象与有限监管力量的之间的矛盾。
本次活动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院长)李季、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发表致辞,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等30多位领导、专家出席并就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控制平台企业垄断数据要素的系统性风险、数据资源产权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据《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编委会秘书长、粤港澳数据要素产业化联盟秘书长黄蓉介绍,该书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清华x-lab数权经济实验室主任钟宏,联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等多位政府、产业、科研专家编著,由粤港澳数据要素产业化联盟、传媒区块链产业智库支持,由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出版,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王益民主任作序,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做推荐,是党政领导干部了解数据要素的优秀读本。政府是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主力军,北京、广东探索创新模式北京模式:建设一批数据专区,发掘数据要素社会价值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副局长潘峰,作为《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的作者出席会议,介绍了北京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过程和经验,分享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创新举措。首先,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由政府牵头成立统一数据的共享平台,带动数据要素的流动。以数字化监管为依托,广东大力发展数据驱动的金融服务,2020年1月上线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47家,服务4万余家中小企业。潮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推出i潮州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服务建设,并创新政府数据治理体系
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距离7万元大关一步之遥,达到了69434元。江苏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高于广东的41029元。
湖北省统计局表示,湖北顶住了暂停76天的巨大冲击,疫情冲击下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下降39.2%、19.3%、10.4%,全年降幅收窄至5.0%,基本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山东202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31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
苏大强居民收入比粤老大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上海最高从3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上海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232元,高居榜首,是全国唯一突破7万元大关的地区。
其中,广东还是粤老大,2020年GDP达到110760.94亿元,同比增长2.3%。2020年,苏大强收获了南通这个新的万亿元GDP城市,鲁大壮收获了济南这个新的万亿元GDP城市。31省区市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2020年GDP为10.27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7%。
西藏GDP增速领跑 湖北负增长其中,西藏2020年GDP总量为1902.74亿元,排在末位,但是西藏2020年GDP增速为7.8%,领跑全国。西藏GDP增速达到7.8%,领跑全国。
从GDP增速来看,20个省份的2020年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增速,广东GDP增速与全国持平。苏大强还是第二,不过其GDP也迈上了新台阶。
排在第三名的是浙江,浙江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397元。20省份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随着河北省公布2020年经济数据,目前31个省份的2020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鲁大壮位居第三。31省份2020年GDP数据。数据显示,30个省份GDP增速均为正增长,只有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GDP增速还是负增长。
目前,中国GDP超万亿的城市增加到23个。数据显示,广东GDP超过11万亿元,稳居第一;江苏GDP突破10万亿元,位居第二;山东位居第三。
这20个省份分别是西藏、贵州、云南、安徽、河北、重庆、甘肃、宁夏、四川、湖南、江西、江苏、广西、山东、浙江、山西、海南、新疆、福建、吉林。广东、江苏、山东位居前三从GDP总量来看,广东、江苏、山东依然是位居前三名。
这是广东GDP首次超11万亿元大关,而且是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2020年湖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344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0%。